湛江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暑假工
首 页 灯饰照明 五金机械 电子电器 商务金融 服装制衣 校园招聘 HR管理 职业指导
现场招聘会
搜索指示图片
当前位置: >> 职业指导 >> 薪资行情 >> 正文
人工成本过低 中国世界工厂有多厉害
时间: 2005/8/9 11:38:34     来源: 互联网     编辑: www.job-sky.com     点击:11039
[字号: ]
“我们的不同客户都在问:中国制造业有多厉害?只在美国有生产的客户,想多了解他们的竞争对手,想知道为甚么中国产品会这样便宜?他们人工成本多少?研究发展的成本多少?另一些客户则很想知道现在到中国设生产线、由中国外包服务或者在中国采购零部件,与其它新兴市场相比,会否更有商机?”均富会计师行合伙人林鸿恩说,其母公司均富国际美国成员刚出版的《中国视野》研究报告,为这些问题交了答卷。

  中国企业更加重质

  报告显示,中国厂商视品质及创新为策略重点,低成本只排第四位。该研究将中国厂商及美国厂商作出比较,报告反映中国厂商以品质为上,同时在多个世界级营运标准中,领先美国厂商。

  《中国视野》由均富国际美国成员所出版,并由美国Manufacturing Performance Institute MPI及Industry Week杂志进行调查,分别对406间拥有ISO9001证书的中国厂商及681间美国厂商的生产质素做分析及比较。

  调查结果显示,73%的中国受访厂商将高品质视为市场的首要策略,而美国则只有70%的厂商将高质素放在首位,略低于中国。美国厂商将服务及支持放在第二位 53%,而中国厂商则将创新排于第二位 54%。

  林鸿恩接受本报专访时提醒说,在中国调查的这406间拥有ISO9001证书的厂商,可以说是中国厂商中最优质的部分,所以相信结果会优于全体中国厂商的平均数,报告选择拥有ISO9001证书的厂商作为调查对象,目的是选取外向出口型的厂商,这正是与美国厂商直接竞争的部分,也是均富的客户最想知道的部分。

  这次调查的美国企业中,69%为私营企业,31%为国营企业;中国受访企业中,则有41%为民营企业、25%为合资企业、25%为国有企业、9%为外商独资企业。

  林鸿恩指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及合资企业发展远较美国为晚,所以受访企业的平均历史较短,受访中国企业历史少于10年的占总数54%,历史少于10年的美国受访企业只占9%,这也是中国企业投入在设备更新、员工培训、研究及开发部分较美国企业为多的部分原因。

  中国人工成本过低

  “研究结果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工资,中国的工资之低,实在令人吃惊。受访中国厂商给予每名工人每月工资的中位数是121美元(超时工作除外),比美国厂商所给予每月2160美元的工资相比,确实有很大的差别。”

  “人工成本是制造业成本很重要的一环,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如此大,不管人民币升值多少,都不足以拉近距离,所以美国有些厂商以为人民币升值便会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竞争力,可以说是大错特错。一些美国企业一直不相信中国的成本真是这么便宜,选择相信中国政府对企业有各式各样的补贴,所以提出反倾销投诉,这个调查可能令他们改观。”

  在员工训练方面,超过一半 53% 中国厂商会为员工提供每年超过20小时的培训,相比于美国只有35%的厂商为员工提供此规模的培训来说,已是较为优胜。当中有27%的中国厂商每年为员工提供超过40小时培训,美国则只得11%.

  林鸿恩说,由于被访的中国厂商全部都是ISO厂商,而ISO要求每一位员工均须在教育或经验上拥有处理文件的能力。再者,中国制造业发展蓬勃,促使厂商需要提供基本训练予一些原本非技术型员工,如农村工作者,以助其转移到工业区工作。

  中国企业不满足低成本

  调查结果也显示中国厂商并非只满足于低成本的优势,正积极在多个营运层面,提升本身的竞争力。

  中国厂商以营业额投资作资本设备的百分率中位数是20%,较美国厂商以中位数字3%的投资为高。林鸿恩说,这一方面因为受访企业历史较短,并处于增长期,故会动用更多资源购置新颖及先进的器材,反观美国企业大部分已进入稳定期,器材设备又未到更新期,新的定单趋势又不明朗,故这方面的投资较少。

  另一方面,中国厂商以营业额投资在信息科技的百份率比较中,中位数字是5%,美国厂商则只有1.4%.这也是中国厂商注重品质及创新的证明之一。

  此项调查同时亦指出自中国加入世贸、内地工业愈趋融合,加上社会和经济上的改革,令中国厂商于国际上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林鸿恩总结:“一方面,低成本造就了中国制造业的高速增长;另一方面,中国厂商热切追求西方的生产标准及技术,中国制造业不难夺取世界工业更重要的位置。”

  “我们很多国际企业客户,都在其它新兴市场设生产线、外包服务或者采购零部件,以减低整体成本,他们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国家、东欧以至亚洲都有投资,根据他们的回馈,中国是现时最佳选择之一。”

  林鸿恩说这个结论基于几个理由:一是这些国际企业的竞争对手已在中国有生产线,他们必须奉陪;二是中国本地区的经济增长迅猛,产品有内销市场;三是中国的政治、汇率相对稳定;四是整体成本较其它新兴市场为低。“虽然调查同时发展较多的中国厂商的成本正在上升中,但以绝对数来说,中国的生产成本仍然偏低。”

  里昂证据:7月轻微复苏

  跨国机构近期陆续开展对中国“世界工厂”有系统的研究,并以美国制造业同样的标准收集数据。法资大行里昂证券,自2004年4月起,便透过委托研究机构NTC,每月向350多家中国制造业厂商的采购主管发出问卷,制订《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报告》。

  所谓PMI即采购经理指数,是一个基于追踪产出、新订单、员工、价格和库存五个单项指标的综合指数,各指标所占比重参考美国全国采购管理协会在美国调查时采用的标准,这个持续的调查是中国制造业的探热针和晴雨表,时刻告诉国际投资者中国制造业的最新状态。

  最新公布的新一期《中国制造业PMI指数报告》显示,中国制造业的营商情况,在第三季季初进一步获得改善,7月份的PMI指数由6月的51.0上升至51.5,成为4个月以来首次回升。中国PMI于今年3月曾高达55.2,其后持续下滑,至6月跌至新低,至7月才见回升(PMI指数50.0表示与上月比较没有变化,高于50.0表示有增长,低于50.0表示有下跌)。

  里昂证券首席经济师韦卓思评论这项调查结果时表示:“继PMI指数在6月份整体明显下降至51.0后,7月份的轻微复苏无疑成为喜讯。有27%受访公司表示由于业务情况巩固以及推出新产品,令产出加大,同时也有近12%公司指库存量有所增加,由于销售较预期为弱或产品有待运送所致,成品库存指数首次突破50的关口,达50.5,创下2004年5月以来的高位。”

  他还称,受访企业的投入品的平均价格连续第二个月下降,只47.9,但出厂价下跌幅度更大,为47.1,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的中国制造业虽然没有放松迹象,但对于国内生产商来说,人民币币值的些微升值,将于7月底以后带来缓解效应,这是假设了利润增升与出厂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步伐并不一致。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有话说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暂无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   
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发言时请遵法守纪注意文明
关于我们 | 求职帮助 | 招聘指南 | 人才派遣 | 联络我们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图站地图
全国客服电话: 0760-22236300 / 0760-22553303 业务电话:0760-22180333 总部地址:中山市小榄镇升平东路1号1310房第2卡
法律顾问:广东香山律师事务所 刘叠律师  中文网址:博天   求职 招聘 博天人才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10123号 粤ICP备05055544号